你家孩子爱吃饭吗?很多家长听到这个问题,就有一肚子苦水:有的说让孩子吃饭是项体力活,得追着孩子喂,一顿饭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;有的说孩子只吃菜不吃米饭,为了让他吃上一口饭,每次都得机关算尽……
家长们不禁感叹:同样是孩子,为什么别人家的就吃的又好又香呢?显然,孩子不爱吃饭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事情。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是什么让孩子吃饭变得如此艰难?也许原因有以下四个:
01
饮食过于单一
举个栗子,很多家长觉得骨头汤有营养,就天天炖给孩子喝。可就算是成年人天天喝骨头汤,吃多了也会腻,何况孩子呢。所以孩子之所以不爱吃饭,一是没有选择,大人买什么就要吃什么;二是,大人喜欢将个人的喜好强加给孩子,其实大人喜欢的孩子未必喜欢。
02
零食供应不断
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饭吃的少会饿着,总是买零食作为补给:一会让孩子吃点水果,一会又让孩子吃点饼干。结果还没到饭点,孩子就让零食喂饱了,哪还有肚子吃饭?接着这一顿没吃上,家长又担心饿着继续投喂零食,如此往复、恶性循环,孩子能好好吃饭才怪!
03
追着喂饭
不少家长反应也曾尝试过让孩子自己吃饭,但场面太过惨不忍睹:不仅饭没吃进去几口,还弄得到处都是。因此,本着不浪费粮食且提高效率的原则,家长们最终选择喂孩子吃饭。其实这种做法看似合理,却在无意间影响了孩子自主进食的能力,这样做不仅让孩子对吃饭失去兴趣,更养成被“投喂”的习惯。
04
边玩边吃饭
很多家长在吃饭的时候,为了稳住孩子,会主动打开电视或者拿出玩具供其娱乐,然后趁孩子玩乐的间隙喂上一口,无形之中让孩子养成了“机械性吃饭”的习惯。而且对孩子来说,看电视、玩玩具明显比吃饭有吸引力多了,久而久之也就对吃饭丧失兴趣了。
这样做,孩子才会好好吃饭
01
饭菜多花心思
一是食谱经常变换花样,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对吃饭产生新鲜感,还能让营养的摄取更加均衡;二是,可以在食物的造型上花点功夫,比如说把饭菜摆成孩子喜爱的卡通造型,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同时借助“榜样的力量”引导孩子不要挑食。
02
给孩子立规矩
给孩子立吃饭的规矩:一是要按时吃饭。如果饭点孩子不想吃,家长们不要追着喂,而是要给孩子树立按时吃饭的意识。二是要专心吃饭,吃饭时家长们要把电视关掉、玩具收好,同时也要以身作则,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,和孩子一起营造吃饭的仪式感。
03
让孩子感受饥饿
其实,肚子饿不饿,孩子自己最清楚。家长们不要“自以为是”的认为孩子饿了,从而不间断的进行“零食”补给。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,要事先跟孩子说清楚,如果现在不吃,就只能饿着,等到下一顿的时候才有的吃,期间不再有零食。
04
让孩子自己吃饭
家长们应鼓励孩子自主进食。一开始孩子肯定会做不好、弄得到处都是,但请家长们不要在意,这是学习的必经过程,重点是培养他们独自吃饭的能力。此外,在不挑食的原则上,尽量让孩子选择爱吃的食物,从而增强他们自主进食的欲望。
米饭才是餐桌上的绝对主角
其实,没有天生不爱吃饭的孩子,要让孩子爱上吃饭除了养成科学进食的习惯之外,米饭尤为重要。因为无论餐桌上是两片青菜还是一桌鱼肉,有一碗香气扑鼻的米饭端在手里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吃饭”。毕竟,米饭才是餐桌上绝对的主角!
这一观点在我们前不久举办的“花碗米进万家“系列活动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。在试吃现场,米饭都还没煮熟,孩子们就被“满区飘香”的饭香给吸引了过来,在试吃之后,更是爱不释“口”一杯接一杯,最高记录一个小朋友在现场吃了满满8杯米饭!
许多家长都表示十分讶异:孩子平时在家怎么喂都不吃,没想到今天遇到“花碗米”居然主动要吃米饭了,甚至连菜都不用。一碗朴素喷香的白米饭,无需其他调味品,即是人间最难得的美味。这不就是坊间对于五常稻花香的评价——饭之甘,在百味之上,知味者,遇好饭不必用菜么?
.
▲活动期间每天都来“吃饭”的小朋友
▲平时在家不吃饭,在现场却主动要求吃饭的小朋友
要知道,孩子的味觉天生灵敏,对甜味表现出天生的积极态度。
孩子不爱吃饭,最大的可能就是米饭不够香甜。
所以说,要让孩子主动吃饭,
餐桌主角--米饭才是关键!
还在苦恼孩子吃饭难的家长们,
不妨试试“亲测有效”的花碗米有机五常稻花香吧
说不定有意外的惊喜呢
扫码加“客服小花”,
还有更多惊喜福利哦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