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花碗米】话说,你家吃的是粳米还是籼米?
——食有所本
自古以来,由于南北方气候、地理等因素的差异,
导致南北饮食、生活习惯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因此,作为我国不可获取的主食之一,
大米也有着明确的南北之分---南籼北粳。
那么问题来了,
你知道你家吃的粳米还是籼米吗?
而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?
且听小花为您娓娓道来~
大米的分类
要想知道什么是“南籼北粳”,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大米是如何分类的。我国的大米主要分三类:粳米、籼米和糯米。其中,糯米因为煮后透明、粘性大、胀性小,所以一般不做主食,多用于制作甜点。
而籼米适宜于在低纬度、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,粳米则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,所以北方多以粳米为主,南方则以籼米为主,这便是“南籼北粳”之说的由来。
籼米
籼米的米粒一般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,色泽偏灰白无光;粘性较小,米质较脆,易折断;蒸煮熟之后比较散,吃起来较“粉”没有韧性,也没什么特别的香味,冷却后会硬化,所以籼米更多是用来制作米粉、萝卜糕或者炒饭。
中国南方两广、两湖、四川、江西等省所产的大米多属于籼米。南方因为日照时间长,所以籼米多为一年两熟到三熟,早籼稻和晚籼稻居多,也有部分地区有中稻。一般来说,早籼稻生长期为90-120天,晚籼稻为150-170天。
粳米
粳米的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,米粒饱满而富有光泽;粘性大,米质较硬;煮熟后粒粒分明,口感软糯香甜有嚼劲,饭香浓郁,冷却后也不易回生,因此相较籼米来说,粳米的适口性更好。粳米主要产于中国东北,常见的珍珠米、长粒香、五常大米都属于粳米,且多为一年一熟,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。
这里必须科普一下,大米的口感是可以量化考核的。有一种黑科技可以测试大米的直链淀粉值,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,口感上也比较干硬,尤其在冷却之后,更为严重;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,在高温蒸煮下,会产生黏糯的口感,因此直链淀粉含量偏低的大米相对来说口感更好。
按照国家标准规定,优质粳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%到20%之间,而粳米中最著名的五常稻花香2号的直链淀粉含量约在16.6%。可见,五常稻花香2号被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誉为“中国最好的稻米”实至名归。
说到这,小花必须插一句
我们家的王牌产品---花碗米,原粮就是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哟。百闻不如一“尝”,不妨买点来试试看吧~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新米上市期,绝佳的“尝鲜季”,走过路过别错过呀~
最后,小花想说的是,虽说南北之争由来已久,但无论是南方籼米还是北方粳米,两者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~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,大家根据各自的喜好购买就好啦!没必要非争出个高下来哟~